55世纪- - (中国)微博百科
55世纪2023-01-31 16:05

55世纪

中新社70年丨58年前 ,中新社专访了李四光……******

  新闻是历史 的初稿 。

  在八月中旬 的一天,在中新社香港分社 的一个房间里 ,从沉寂了几十年 的新闻稿件里,我分明闻到了历史的味道。

  那 是一捆捆用牛皮纸、塑料绳打包好的《中国新闻》电讯稿刊,牛皮纸上有毛笔或钢笔书写的“中国新闻,19XX年X月——X月”字样 ,它们刚被同事们从仓库里搬出来,解开绳子 ,从泛黄的书页中散溢出的陈年 的味道,即使 是戴着口罩也闻得到 。

  尘封 的稿件

  “是为了庆祝中新社成立70周年要整理资料吗 ?”我首先想到 的答案被中新社香港分社技术部主任唐建生老师否定了 。

  他告诉我 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日前致函中新社总社称,《李四光年谱》中提到,时任中国科协主席 的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在1964年为中国新闻社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科学事业的专论 。

  但中国科协没有保存资料,希望中新社协助,而中新社总社现有 的资料中 ,也没有发现这篇文章 。

  于是 ,寻找尘封58年新闻稿件 的任务 ,落在了中新社香港分社身上。

  中新社香港分社是中新社在境外建立 的规模最大的分社,也 是中新社在境外建立的第一个分社 ,始建于1954年6月,后成立“《中国新闻》代销处”,出版发行港版 的《中国新闻》 ,刊印中新社电讯通稿 ,代销中新社电讯通稿 、图片、专稿。

  在中新社香港分社供职38年 的市场部副经理吴育生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港人 ,1984年入职时在发行部 ,参与印刷 、装订 、发行工作,对《中国新闻》电讯稿刊的过往再熟悉不过,寻找专访李四光稿件 的任务自然而然就由他担纲了 。

▲唐建生(左)、吴育生(右)在成堆 的稿刊中寻找58年前的稿件

▲唐建生(左)、吴育生(右)在成堆的稿刊中寻找58年前 的稿件

  但关于这篇稿件 的信息是模糊而有限 的 ,只知道年份 ,只知道关键词 是“李四光”。好在《中国新闻》电讯稿刊封存时候标注有年份 ,吴育生老师找出1964年的所有稿刊,循目录和标题逐页寻找 。

  因为保存得当 ,即使时光久远,这些“故纸堆”没有遭受蠹虫 的啃噬,没有遭受潮湿的侵蚀 ,饶 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稿刊用纸薄如蝉翼也完整无缺 ,铅字排版的印刷也清晰如昨。

  回溯历史

  翻开一本本电讯稿刊 ,仿佛进入时空隧道 ,那些已成为历史 的新闻跃然纸上 ,令人感慨。

  逐页翻至1964年9月16日时,目录中出现的标题《李四光谈青年科学技术队伍 的成长》 ,让吴育生老师眼前一亮。这篇消息 的导语 是这样的 :

  中国新闻社北京15日消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、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最近对本社记者说 ,新中国成立十五年来 ,科学技术队伍迅速壮大 ,仅中国科学院系统 的科学研究人员 ,就比解放前增加一百倍以上,其中绝大部分 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年轻人 。

  文中还提到,李四光说,旧中国给许多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:似乎中国人不出国留学 ,就不能成为像样 的科学家。

  当然,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外国 的一切先进经验,但更重要 的 是自力更生地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。

  消息 的结尾写道:李四光最后说 ,青年科学技术队伍的迅速成长 ,是国家自力更生发展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成就。他作为一个老科学工作者 ,看到科学事业有了优秀 的接班人,感到无限欣慰 。他深信中国的科学事业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 ,在新老科学家 的共同努力下,将会更迅速 的发展 。

  1500字 的长消息 ,对于以“中新风格”享誉新闻界的中新社报道来说 ,实属罕见。后经上报总社并和中国科协确认,这条中新社消息就 是《李四光年谱》中提到的文章 。

  稿件找到了,而我对于这些“故纸堆”的兴趣却更浓了,我开始从中寻觅 、了解中新社 的历史。

▲最早一期 的《中国新闻》电讯稿刊发行于1954年2月13日 。遗憾 的 是现存稿刊是在1954年2月14日发行 的第二期 。稿刊为竖排 ,标注着“中国新闻社编印”,登记证为: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登记证新字第十五号,定价每份人民币一千元(折合现行人民币一角) 、港币两角 。注册地址则有两处 :广州市惠福西路毕公巷十二号 ,广州市邮箱三零七号;北京市王大人胡同六十七号 ,北京市邮箱五十四号。▲最早一期 的《中国新闻》电讯稿刊发行于1954年2月13日。遗憾的是现存稿刊 是在1954年2月14日发行的第二期 。稿刊为竖排,标注着“中国新闻社编印”,登记证为: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登记证新字第十五号,定价每份人民币一千元(折合现行人民币一角) 、港币两角。注册地址则有两处:广州市惠福西路毕公巷十二号,广州市邮箱三零七号;北京市王大人胡同六十七号 ,北京市邮箱五十四号 。▲在收录着《李四光谈青年科学技术队伍 的成长》一文的1964年9月16日那期, 是第3823期 ,稿刊信息唯一的变化在于定价,调整为每份人民币2角5分 、港币6角。▲在收录着《李四光谈青年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》一文 的1964年9月16日那期 , 是第3823期,稿刊信息唯一 的变化在于定价 ,调整为每份人民币2角5分 、港币6角。▲1991年9月2日 的第91208号稿刊为竖排,发行方为“中新社香港分社”,注册地址为:香港轩尼诗道三四二号九楼,定价已不再显示。▲1991年9月2日 的第91208号稿刊为竖排,发行方为“中新社香港分社”,注册地址为 :香港轩尼诗道三四二号九楼,定价已不再显示。▲1997年7月1日发行的第97129号《中国新闻》稿刊,为激光照排,依然是繁体字,但变为横排 。▲1997年7月1日发行的第97129号《中国新闻》稿刊 ,为激光照排,依然 是繁体字 ,但变为横排 。

  据吴育生老师介绍,他1984年入职时,还是总社把手抄的电讯稿传真过来 ,香港分社据此打字排版再印刷出来 ,因为主要 是发给海外报章和海外华侨去看 的,所以一直用繁体字 。

  他也会按照之前老同事按月整理装订的方法去做好资料留存 。

  中新社前辈们用他们 的辛勤笔耕为新中国留下历史的初稿 ,而在目前翻阅的有限稿刊中发现 ,1964年10月前 的所有稿件 ,都没有留下记者的名字。但正是这些前辈 ,为成立初期的中新社描绘出“中新风格” 的底色 。

  于2000年11月入职中新社 的我 ,看到的《中国新闻》稿刊 ,已经 是总社发行 的简体字十六开活页本,登记证号为中国第一刊号 :CN11—0001 。

  后来,活页稿刊被图文并茂 的彩印《中国新闻》报所取代 ,在每年 的全国两会上 ,清新活泼 的《中国新闻》报无论 是在代表委员驻地 ,还 是在人民大会堂、梅地亚新闻中心 ,都是一纸风行 、广受欢迎 。

  弹指一挥间,2022年10月 ,中新社将迎来七十华诞,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中新社 ,把所有 的荣光都沉淀在“中新社电” 的字里行间,为历史留存真实 、生动、多元 的初稿 ,而作为一名中新社记者 ,与有荣焉 ,不敢懈怠 。

  作者:索有为

  • 体育地标“成”之不易******

      从北京东二环东四十条桥环岛往东 ,沿着工体北路车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座椭圆形 的体育场,这就是曾在无数国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记 的北京工人体育场(以下简称工体)。经过两年多的改造复建,工人体育场足球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,北京首座专业足球场于近日新装亮相 。

      《工人日报》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 ,工体改复建项目将继续进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和商业配套施工 ,预计将在今年3月底全部竣工。届时 ,一直以来被视为首都最重要体育地标之一的工体将闪亮回归。

      “新工体”呼之欲出

      作为每个城市或地区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建筑或区域,地标总 是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(地区)的发展底蕴、社会风貌及建设成就 。而在众多地标中 ,以体育场馆为主体 的体育地标,在体育迷乃至普通民众心目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。

      以修建于1959年的工体为例 ,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的献礼工程之一,这里曾举办过第一到第四届全运会 、1990年亚运会 、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、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和2008年奥运会足球赛等众多国内外大赛,承载着新中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 的无数美好记忆 。

      “工体在我心目中不仅是一座体育场,更 是我和国安 、和北京足球 的美好记忆,甚至代表着我的青春……”已在工体看了十几年球 的北京球迷黄超告诉记者。如今看到修葺一新的工体即将“归来” ,黄超和朋友们已经开始期待新赛季能够重回这里 ,为心爱 的国安加油助威。

      正因为蕴含着这种独特而深厚 的情感,使得像工体这样 的体育地标 的改复建并非易事。

      “工体改复建工程启动以来 ,‘新工体’如何保留国人记忆和城市情怀,延续带给公众的感动和美好,一直 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”,北京工体改造复建项目总设计师杜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
      为此 ,“新工体”设计理念确定为“传统外观、现代场馆”——“传统外观”体现在保持工体原有椭圆形造型 、外立面形式和比例 、特色元素“三不变” ,同时保护并恢复工体建成初期 的雕塑 、建筑装饰构件等重要元素 ;“现代场馆”则完全按照国际足联关于专业足球场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,增添了很多现代科技设施 。

      记忆深处的美好

      不止工体,不止北京,对于体育地标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情感 ,在国内其他城市也不例外。

      曾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广东工人足球队运动员 ,后来又担任过广东省体育局局长 的董良田 ,曾在接受采访时动情说道 :“广东和广州的现代体育发展历史,与广州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。”他坦言 ,体育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功能。

      例如始建于1906年的东较场(现广东省人民体育场) ,标志着现代体育开始在广东乃至全国萌芽 。上世纪80年代天河体育场 的修建和第六届全运会 的举办,则极大推动了广东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,也推动天河区成为如今羊城最繁华 的中心区域 。

      除了北京和广州 ,上海的虹口体育场 、天津 的民园体育场、重庆的大田湾体育场、武汉 的新华路体育场等,也是各自城市体育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 的拼图 。

      将目光投向国外,同样不乏极具历史底蕴,曾留下很多经典瞬间的体育地标。

      始建于1923年 ,在2000年得以重建的英国温布利球场,被视为英格兰足球的标志,曾在1966年世界杯见证了英格兰队夺冠的辉煌 ;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建于1948年,曾以20万观众的容量被誉为世界第一足球场,巴西队三度夺得世界杯后得以永久保留 的雷米特杯就存放在这里;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诺坎普体育场 是全欧洲最大 的体育场,见证了马拉多纳 、罗纳尔多 、小罗 、梅西等无数球星 的高光时刻;当然还有马德里的伯纳乌体育场 ,意大利米兰的圣西罗球场 ,法国巴黎的王子公园体育场……

      可持续仍是课题

      虽然拥有辉煌历史和众多拥趸,但体育地标尤其是传统体育地标的可持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即便 是马拉卡纳体育场这样的世界知名体育地标,在连续承办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,也一度陷入设施陈旧 、场馆运营困难 的尴尬。

      “体育场馆 的建设和布置能否与其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,是考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能否融入社会发展 的一个重要标志” ,首都体育学院校长,北京冬奥会 、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设委员会委员钟秉枢在接受采访时认为 。

      在钟秉枢看来 ,围绕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场馆不断建设和完善 的同时 ,周边还要建设很多可供举行小型体育赛事活动 的辅助配套场馆或设施,从而形成大小场馆设施 的有机结合。“体育设施 的综合利用既要吸引品牌赛事活动,还要将其变成一个训练基地 、体育运动打卡地和体旅休闲度假胜地 ,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群形成可持续发展 。”

      在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方面 ,很多体育地标近年来都在做着积极尝试 ,例如向以体育场馆为核心 的体育消费综合体转变。

      为此 ,工体在改复建过程中也确定了以体育场馆为核心,打造综合性消费载体的总体思路。据悉,“新工体”将搭配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城市体育公园和3万平方米 的湖区 ,打造开放型城市体育公园,形成集赛事、体育公园 、购物 、公共交通系统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消费流线,助力培育体育消费经济,实现可持续发展 。

    中国网客户端

   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    55世纪地图